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全文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宋 · 李曾伯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
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
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
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
使其得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
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对越。
正当岁星在吴分,不待一言退荧惑。
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寓一家混吴越。
病夫得复见太平,愿以馀年老农业。

拼音版原文

liǎngyuèzhījiānxīngdòuchóuzhīxīngyuè

dòuqiánshǐyànzǒuyuèhánshīyìngmiè

zhāoránchuíxiàngqīngshìshìyàntiānxīnyànjié

cánshízhūróngjìnyúnrǎozhōngyuánliúxuè

niánránjiāngzuǒchángkòngjīngquē

使shǐxiāngbàiyánshēnglínghuòliè

guānzhèngtǒngxìngyīnyòurántiānqiànxiànnánběi

nǎizhīshuòguǒjìnbāodōngnánshēngzhōngjué

huángxiūchìhuǐniànyuè

zhèngdāngsuìxīngzàizhěngtàofēndàiyán退tuìyínghuò

yùnbǎizǎitiānjiāngwángliǎngxīngjiǒngjiǒngshè

jīnyǒudàoshǒuhǎi{shàngmiánxià}jiāhùnyuè

bìngjiàntàipíngyuánniáncáinóng

注释

畴昔:昔日。
入月:星进入月球轨道。
虏:敌人。
韩诗:古代诗歌中的征兆。
昭然:明显, 显著。
厌胡羯:厌弃胡人。
衣冠:朝廷。
硕果:大好局面。
荧惑:火星, 战争之星。
百载:百年。
炯炯:明亮。
四夷:四方异族。
海寓:四海归一。
病夫:自称谦辞。
农业:农耕生活。

翻译

两个月间星斗移位,昔日夜晚星月相接。
星斗移动预示敌逃,月内星象象征敌灭。
光明的象征不轻易显现,恰好验证上天厌弃胡羯。
这胡人如蚕食尽各族,中原战乱导致流血成河。
去年忽然渡江南岸,几乎直驱攻占京城。
若非天意阻止,灾祸将更惨烈,殃及百姓。
朝廷正统得阴庇,长江天险依旧分隔南北。
方知硕果未尽丧失,东南生机并未断绝。
我皇修养德行,自我约束,一念之悔足以超越前人。
正值岁星位于吴地,无需多言,已退去战争之星荧惑。
胡人气数百年将尽,两颗明亮星辰并非空置。
从此有道者守卫四方,四海一家,吴越融合。
病弱之人得以再见太平,愿余生致力于农耕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记十五日夜星犯月》。从诗中可以看出,李曾伯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这两句开篇便引人注目,作者通过描述星辰移动进入斗宿和月亮中的情景,展示了他对天文观察的敏锐和兴趣。同时,这也隐含着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两句,则是借古今事例来表达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一句中,“昭然垂象”意味着皇帝象征的权威和德行应当明显而不可违抗;“适验天心厌胡羯”则表达了对外族侵扰的不满和排斥。

诗人通过"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这两句,抒写了对国家遭受外患、人民流离失所的痛心疾首。"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则是回忆往事,表达了对抗击敌人、保卫国土的渴望。

"使其得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灾难深感同情。"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则是希望国家能够保持礼仪之邦的尊严,以及对分裂状态的哀叹。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对越"则是期望君主能够反思过往之失,力行仁政。

最后,“正当岁星在吴分,不待一言退荧惑”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局的敏感和急迫感。"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则是对外患威胁的忧虑以及对天命所托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现实问题的抒写,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感和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