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出处:《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其一》
宋 · 苏轼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对生活细微之处观察的诗。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周围环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常人所忽略的细节。"左角"可能指的是屋檐的一部分,而"南柯"则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传播。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这两句则描写了燕子的归巢和虫子在纸中穿行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生存状态的对比。"钩帘"形容窗帘的形状,而"乳燕"则是指燕子回到它们的巢穴。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小动物的关怀之心,不忍心让其挨饿或受伤害。这种对弱者的怜悯情怀,是禅学中对万物平等的体现。
最后一句"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一种自嘲与超脱,"小乘"在佛教语境里通常指的是较为保守和传统的宗派,而非大乘佛教的开阔视野,这里的表述颇具幽默感,透露着一种对个人定位的轻松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邃的禅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