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出处:《还自会稽歌》
唐 · 李贺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野外的墙壁因椒粉而泛黄,潮湿的萤火虫布满宫殿的梁柱。台城中的景象让人怀念,秋天的被窝中梦见了铜制的车驾。
吴地的秋霜已染白了我的双鬓,身体如同池塘边的蒲苇一样衰老。
含情脉脉地告别金鱼符,我这被贬的臣子只能守着困厄和低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萧索的宫廷景象。开篇“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两句,营造出一种荒废、冷清的氛围,墙壁上的野花凋零,屋梁间萤火虫飞舞,但都透露出一股寂寥之感。接下来的“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则是对过往繁华生活的一种回忆和怀念,台城的规矩似乎在提醒人们某些事,而秋夜的被子里,梦境中出现了古代皇帝车驾的铜制车轮,表达了一种向往与渴望。
以下“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两句,则转入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霜雪般的白发点缀在头发上,年华已逝;而“身与塘蒲晚”,则是说身体与晚风中的水草为伴,显得孤独与苍老。
最后,“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脉脉指的是心绪纷乱、忧思不宁,辞别那象征贵重的“金鱼”,意味着不得已的放弃与离别;而羁臣,即被囚禁或流放之士,只能在偏远的地方守卫那些微贱的小物,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个人命运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无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李贺独特的想象力与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