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
出处:《次程斗山村居韵 其四》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
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
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
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
注释
天气:形容气候温暖宜人。杖:拐杖。
清游:清闲的漫步。
消长:指景物随季节变化。
禽言:鸟儿的叫声。
去留:时有时无。
人登山际寺:人们爬上山边的寺庙。
花映水边楼:花儿映照在水边的楼阁。
归吟卷:归途的诗篇。
敲推手不休:不停地敲击着手中的笔杆。
翻译
天气温暖适宜,我拿着拐杖去享受清闲的漫步。景色随季节变化,鸟儿的叫声时有时无。
人们爬上山边的寺庙,花儿在水边的楼阁前映照。
想要把这美景和归途的心情写入诗卷,却敲击着手中的笔杆不停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悠然自得的画面。"融和天气好,携杖作清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春日融融之中,带着手杖漫步于大自然的愉悦心情。这种清新的气息与行走的轻松自如,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态度。
"景物自消长,禽言或去留"二句,则是诗人对周遭景象变化以及鸟语来去的观察,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着一种生命流转、自然循环的哲思。"人登山际寺,花映水边楼"一段,通过人们攀登至山中的寺庙,以及花朵倒影在水面上,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卷。
最后两句"欲写归吟卷,敲推手不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情境想要记录下来的迫切心情,但却因为诗思如泉涌,不得不反复推敲,以求达到完美的表达。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状态的自我体悟,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