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老悬知有馀乐,西湖今可问前盟
出处:《题净相寺》
宋 · 袁说友
清诗冷阁更佳名,一段家风太瘦生。
东老悬知有馀乐,西湖今可问前盟。
年来信觉青山好,老去休惊白发更。
欲识个中无尽意,挑包急急看吾行。
东老悬知有馀乐,西湖今可问前盟。
年来信觉青山好,老去休惊白发更。
欲识个中无尽意,挑包急急看吾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诗:清雅的诗歌。冷阁:清冷的阁楼。
佳名:美好的名字。
一段:一种。
家风:家族风气。
太瘦生:过于清瘦。
东老:东方的长者。
悬知:深知。
馀乐:剩余的乐趣。
西湖:西湖(这里可能指代某处风景或旧地)。
前盟:过去的约定。
年来:近年来。
信觉:确实感到。
青山好:青山的美景。
休惊:不必惊慌。
白发更:白发增添。
欲识:想要了解。
个中:其中。
无尽意:无尽的意味。
挑包:查看包裹(可能指作者的行囊或作品)。
急急:急忙。
看吾行:看看我的行踪。
翻译
在清冷的阁楼中,它的名字更加独特,展现出一种清瘦的家风。东边的老者深知其中的乐趣无穷,如今西湖还能询问过去的约定吗?
近年来我深感青山的美景,年老时也不必惊慌白发增添。
想要理解这其中无尽的意味,就赶紧看看我的行踪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题净相寺》,通过对净相寺环境的描绘和自我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首句“清诗冷阁更佳名”赞美了寺庙的清雅之气,暗示了诗人在此处能寻得心灵的宁静。次句“一段家风太瘦生”则借“瘦生”表达诗人对自己或家族清贫生活的自嘲,也暗含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第三句“东老悬知有馀乐”,“东老”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长者,诗人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感受到超越世俗的快乐。第四句“西湖今可问前盟”提到西湖,可能寓言过去的约定或理想,暗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年来信觉青山好”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更加珍视自然的美好,对青山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句“欲识个中无尽意,挑包急急看吾行”,诗人以挑包的动作形象地传达出想要深入了解并体验这种无尽禅意的心境,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清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