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出处:《贻妄怒》
宋 · 梅尧臣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
此物何丑恶,犹胜螺蛳蚬。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彼士不为惭,吴人休独愐。
岂须若中州,牛羊烹大脔。
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
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
此物何丑恶,犹胜螺蛳蚬。
西蜀亦取之,水田名谷犬。
彼士不为惭,吴人休独愐。
岂须若中州,牛羊烹大脔。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贻妄怒》,主要通过描绘人们对食物的不同喜好和态度,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某些食物的厌恶。首句“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表明人们追求美食的标准在于味道的甘美,而非地域限制。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人捕食虾蟆的情景,虽然这种行为在北方人看来可能令人反感,但南方人却视其为美味。
诗人以虾蟆与螺蛳蚬作比较,认为虾蟆虽然丑恶,但至少比螺蛳蚬更可取。然后提到了西蜀地区也有类似的饮食习惯,将捕捉的水田生物称为“谷犬”,暗示其被视为食物。诗人指出,当地居民对此并不感到羞愧,而吴地的人们也不必为此感到特别惊异。
最后两句“岂须若中州,牛羊烹大脔”暗指中原地区的豪奢饮食,与南方的这些奇特食物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不同地方饮食习俗的宽容和理解。整首诗语言质朴,通过日常饮食小事,揭示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人们对美食的主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