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出处:《长安寓居寄柏侍郎》
唐 · 李频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霜轻地侵蚀着两鬓,愁绪却无从找寻。秦地女子打扮华丽却只能空寻伴侣,郢都的才子虽有高雅之曲,知音却寥寥无几。
春天的长亭古木透露出苍老的气息,华山的青烟在傍晚显得更加深沉。
独自向灞陵东北方眺望,一封书信寄托了千万重的思念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忧伤。"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则通过古代美女秦娥与郢生的故事,抒发了对知己难寻的哀愁。这里的“红妆”和“白雪”不仅是对美丽和纯洁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和孤独。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长亭古木”与“太华青烟”的对比,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寂寞。
最后两句“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则是诗人在孤独中所作的无奈之举。面对着遥远的山陵,诗人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那份跨越空间和情感的深沉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长安寓居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知己深切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