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全文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

明 · 郭之奇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
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
捷书夜报同清昼,满目高雷出汉旗。
闻鸡击楫当年子,祖鞭无数并驱驰。
弹冠结绶何累若,岭外孤臣嘿叹咨。
沾巾呜咽翻倒极,忧喜同心日共持。
朝辞云木环千径,暮倚凉烟抱一枝。
兰皋有意浮幽壑,草色无端动野吹。
吾令羲和时弭节,上求下索敢云疲。
榛苓杳霭知何处,伊人宛在微堪觑。
岂俟葭苍问一方,始从露白淘千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内心充满忧虑与期待的情景。

首联“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的无奈与忧虑,预示着未来的快乐与忧愁并存。颔联“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身处遥远之地,每一年都让人心惊胆战,而对家乡的思念如同梦境般频繁。

颈联“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西风扫过,带来万里秋光,水边一片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捷书夜报同清昼,满目高雷出汉旗”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自豪,即使在夜晚也能收到捷报,满眼都是高扬的汉旗,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接下来的几联“闻鸡击楫当年子,祖鞭无数并驱驰。弹冠结绶何累若,岭外孤臣嘿叹咨”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情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作为孤臣的感慨与无奈。

“沾巾呜咽翻倒极,忧喜同心日共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忧愁也有欢喜,但这些情感都在日复一日中共同支撑着自己。

最后两联“朝辞云木环千径,暮倚凉烟抱一枝”描绘了诗人早出晚归的日常,云木环绕,千径蜿蜒,傍晚时分倚靠在凉烟之中,怀抱一枝,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的孤独与坚韧。

“兰皋有意浮幽壑,草色无端动野吹”则以兰皋与草色的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影响。

“吾令羲和时弭节,上求下索敢云疲”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上下求索,不感到疲惫。

“榛苓杳霭知何处,伊人宛在微堪觑”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伊人的思念与寻找,尽管道路遥远,但仍能隐约看见伊人的身影。

“岂俟葭苍问一方,始从露白淘千虑”则表明诗人不会等到他人询问,而是主动思考,面对生活的种种忧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家乡的忠诚与思念,同时也不乏个人的孤独与坚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