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任所之
出处:《和景仁七十一偶成》
宋 · 司马光
心地长闲为己物,年华不住是天时。
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任所之。
当时海上乘槎客,维楫都无任所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心地:心境或心态。长闲:长久的悠闲。
为己物:属于自己的东西。
年华:光阴、岁月。
不住:不停留,流逝。
天时:自然的时间规律。
当时:那个时候。
海上:大海。
乘槎客:古代传说中乘木筏在海上漂泊的人。
维楫:船桨或船。
都无:完全没有。
任所之:去向、目的地。
翻译
心境长久悠闲自得就像个人的财产时光流逝不待人,犹如天定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和景仁七十一偶成》。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
“心地长闲为己物”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即便外界纷扰不断,内心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这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以及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坚守。
“年华不住是天时”则是对时间流逝不可抗拒这一自然规律的认同。诗人深刻地认识到,岁月匆匆而过,是由天定,不可强求,这种认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命运和天道的顺应态度。
“当时海上乘槎客”一句,以海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将自己比作乘坐神仙之物——槎(一种传说中的仙木),在无垠的大海中航行,这不仅是对个人境界的一种升华,也是对人生自由度量的一种追求。
“维楫都无任所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尽管内心自有主张,但面对广阔的未来,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这种感觉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价值、时间流逝以及精神自由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哲学和超凡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