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全文

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

宋 · 杨万里
后面山无数,南头柳更多。
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
老去频经此,重来更几何。
牛山动悲感,曾侍板舆过。

注释

后:指代后面的山。
无数:形容山很多。
南头:指地理位置的南方。
柳更多:形容柳树众多。
人家:村落、住户。
逼:靠近、逼近。
江岸:江边。
屋柱:房屋的立柱。
入:插入。
沧波:苍茫的江面波涛。
老去:年老。
频经:多次经过。
重来:再次回来。
几何:还能有多少。
牛山:古代山名,常引申为时光流逝或人生短暂的感慨。
动悲感:触发悲伤的情感。
曾:曾经。
侍:服侍,此处指陪伴。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轻便车子。

翻译

后面的山峦数不清,南边的柳树更是繁多。
房屋紧贴着江边,甚至屋柱都似乎插入了江中的波涛。
年岁已高,我多次经过这里,如果再回来还能有多少次呢?
每当看到牛山,总会触动悲伤的情感,因为曾在这推着板车陪伴过故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的所见所感。"后面山无数,南头柳更多"写出了山连岭,柳成林的壮观景象,展示了自然美景之丰富多变。"人家逼江岸,屋柱入沧波"则形象地描绘出江边村落的宁静与和谐,房屋伸展至水中的情境。

诗人的情感在"老去频经此,重来更几何"一句中得到了深刻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油然而生,每次重返故地,都不由自主地思索未来能再来几次。

最后两句"牛山动悲感,曾侍板舆过"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在牛山之行,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曾侍板舆过"暗示着过去的某种经历或情感,现在看来都充满了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