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雁荡看不足,瑞岩游更贪全文

雁荡看不足,瑞岩游更贪

出处:《题瑞岩
宋 · 王十朋
雁荡看不足,瑞岩游更贪
斗奇虽有愧,蕴秀了无惭。
涧古水鸣玉,寺幽山染蓝。
匆匆一宿去,未暇问三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题瑞岩》。诗中描绘了雁荡山和瑞岩两处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秀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首句“雁荡看不足”,开篇即点明了雁荡山的美景让人心生留恋,难以忘怀。“瑞岩游更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瑞岩的喜爱之情,甚至超过了对雁荡山的欣赏。这种情感的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极度追求。

接着,“斗奇虽有愧,蕴秀了无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雁荡山奇景的钦佩,另一方面也自信地表明了自己对瑞岩之美同样深感自豪,没有丝毫的愧疚或不满足。这种自信与自豪的情感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涧古水鸣玉,寺幽山染蓝”描绘了瑞岩周围的自然环境,古涧中流水潺潺,仿佛玉石般清脆悦耳;而寺庙所在之地,山色深邃,如同被蓝色渲染一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瑞岩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匆匆一宿去,未暇问三三”表达了诗人因时间紧迫未能详尽探索瑞岩的遗憾。这里的“三三”可能是指当地的一些习俗或传说,诗人未能深入了解,留下了一丝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瑞岩这片土地深厚文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和瑞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