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兴衰各有时
出处:《首尾吟 其六》
宋 ·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兴衰各有时。
天地全功须发露,朝廷盛美在施为。
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
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
天地全功须发露,朝廷盛美在施为。
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
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喜欢吟诗,而是因为明白世间兴衰都有其时序。要展现天地的全部功绩,需要坦诚直言,朝廷的繁荣昌盛在于实际的作为。
即使默默无言,又能如何察觉这些变迁?若不直言,又怎能了解实情。
眼前的事情人们往往不加考虑,尧夫并不是因为喜欢吟诗。
注释
尧夫:指陈师道,字履常,宋代诗人。吟诗:作诗、创作诗歌。
兴衰:事物的兴盛和衰落。
有时:有特定的时间点。
天地全功:天地间的一切成就。
发露:公开表达,显露出来。
朝廷盛美:朝廷的繁荣景象。
施为:行为、作为。
默默:无声无息,不言语。
奈何:如何,怎样。
云云:形容多言或议论纷纷。
目前:眼前,当下。
虑:考虑,担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六)》,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自称为“尧夫”,并非单纯喜好吟咏诗歌,而是借诗来传达他的见解。他认为观察社会变迁和自然规律,是通过诗来揭示兴衰更替的道理。
第二句“为见兴衰各有时”,进一步说明他写诗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世间万物和国家运势的起伏变化,表明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和衰退的规律。
第三句“天地全功须发露”,强调天地间的一切成就都需要展现出来,如同诗中的言辞,要直接表达,不隐藏。
第四句“朝廷盛美在施为”,则将这种观点引申到国家治理上,认为朝廷的繁荣昌盛在于实际的政策和行动,而非空洞的言辞。
后两句“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诗人感慨如果人们只是沉默不语,就无法理解这些道理;只有通过言辞表达,才能让人知晓。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意思是说,尽管眼前就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事物,但人们往往忽视,而他写诗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并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吟诗这一行为,揭示了诗人对世间兴衰、人事变迁的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