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
出处:《送游方僧》
明 · 徐熥
春风初动雪初晴,锡杖今朝出化城。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
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
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春风初动”和“雪初晴”开篇,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锡杖今朝出化城”一句,点明主题,暗示僧人即将启程,前往远方的寺庙修行。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孤鹤影”与“乱莺声”的描绘,展现出广阔天地间僧人孤独而自由的形象,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莺则代表了春天的活力与喜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僧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结合,禅心如同随波逐流,不受外界干扰,即使是在荒山古院中,也能在月光下找到内心的宁静。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僧人修行的坚定与超然,也寄托了诗人对僧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表达了对僧人离别的感慨。空门象征佛教修行之路,无定迹意味着修行之路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僧人旅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但这种情感被对僧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敬意所稀释,显得更为深沉而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诗人对僧人旅途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