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不相通
出处:《病酒呈晋州李八丈》
宋 · 司马光
身如五岭炎蒸里,心似三江高浪中。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不相通。
谁道醉乡风土好,舟车常愿不相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身:身体。如:像。
五岭:泛指南方的五座大山(如南岭)。
炎蒸:酷热蒸腾。
心:内心。
似:像。
三江:泛指长江、黄河、珠江等三条大河。
高浪:巨浪。
谁道:谁说。
醉乡:指沉醉于酒乡的状态。
风土:风俗人情。
好:好。
舟车:船只和车马。
常愿:常常希望。
不相通:永不相往来。
翻译
我身处炎热如五岭之地,心中却像三江激流翻腾。谁说醉乡的风俗人情好,只愿船只和车马永不相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炎热之地,心中波涛汹涌的状态。五岭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一系列山脉,而三江则象征着心中的激荡和起伏。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压抑与煎熬的情感。
接着,诗人质疑了“醉乡风土好”的说法,这里的“醉乡”通常指的是酒,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舟车常愿不相通”,则显示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拒绝。这里的“舟车”象征着交通和交流,而“不相通”则表明了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封闭。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烈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动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生活困境时,往往选择用酒来消愁,但同时又意识到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