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已是无波井,却为鸡声起怒涛
出处:《二十一夜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檐角长庚出未高,半规霜月见秋毫。
胸中已是无波井,却为鸡声起怒涛。
胸中已是无波井,却为鸡声起怒涛。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景象和个人心境的变化。首句"檐角长庚出未高","长庚"即金星,诗人观察到金星在屋檐的一角刚刚升起,暗示时间尚早,天色微明。"半规霜月见秋毫"进一步描绘了月牙儿挂在天边,明亮而清晰,连细微的秋霜都可见,营造出宁静而冷清的秋夜氛围。
接下来的"胸中已是无波井",诗人以井水比喻内心,表示自己原本心境平静如止水,毫无波澜。然而,最后一句"却为鸡声起怒涛"转折,鸡鸣之声打破了这宁静,诗人的心中突然涌起了情绪的波涛,显示出他对外界声响的敏感和内心的不平静。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由静至动的心理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琐事扰动内心宁静的微妙感受。郑孝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