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章华开口泄上旨,毛颖秃发非中书全文

章华开口泄上旨,毛颖秃发非中书

出处:《和懒散赠葫公
宋 · 郭祥正
葫公家在东园隅,世族蕃衍今仍孤。
平生嗜酒少知者,请说懒散提携初。
杖头世界迷日月,豁然心地无榛芜。
人人未饮公辄醉,坐卧只与樽罍俱。
章华开口泄上旨,毛颖秃发非中书
贪官虽得后乃辱,智虑可惜于身疏。
岂如葫公泛沧海,不用鼓枻并乘桴。
蓬莱顶上受玉液,酣酣至乐忘荣枯。
劫火任灭公未醒,不复愿进承明庐。
承明侍宴尽金玉,君岂有意来相呼。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名为《和懒散赠葫公》。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葫公的隐士形象,他居住在东园的角落,家族虽然繁盛,但如今仅剩他一人。葫公生性喜爱饮酒,却少有人能理解他的这份嗜好。他以酒为伴,生活悠然自得,仿佛与世隔绝,心中一片清明,没有杂念。

葫公的生活方式与世俗大相径庭,他以杖为伴,游走于天地之间,不受时间的束缚。他饮酒时,往往先于他人醉倒,与酒杯相伴,仿佛它们是他的唯一伴侣。诗中提到的“章华”、“毛颖”、“中书”等词语,可能暗喻了世俗的权贵与官场,与葫公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

葫公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他认为那些贪图权势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而智慧的运用也常常被忽视。相比之下,葫公选择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如同在大海中遨游,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如在蓬莱仙山品尝琼浆玉液,享受至高无上的快乐,忘记了荣华富贵带来的烦恼。

诗中还提到,即使面对毁灭性的灾难(劫火),葫公也不会醒来,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不再渴望世俗的荣华。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葫公能够再次光临人间的愿望,似乎对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敬仰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