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出处:《题僧法传为沈仲一画听松图》
宋 · 陈傅良
古松不知几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攲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诗孰与杜老起九原。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攲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诗孰与杜老起九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松:古老的松树。干:树干。
青天:天空。
樛枝:弯曲的树枝。
喧:嘈杂。
猿惊鹤怪:猿猴惊慌,鹤怪躲避。
樵牧:樵夫和牧童。
缥缈:隐约, 难以捉摸。
臞仙:清瘦的仙人。
整襟:整理衣襟。
永日:整天。
置琴:放下琴。
易玄:《易经》的玄妙。
斯人:此人。
千载之陈编:尘封千年的作品。
笔端:笔下。
夜半力:深夜的力量。
晴昊:晴朗的天空。
生苍烟:生出苍茫烟雾。
毕宏韦偃:古代画家。
脂粉:比喻浮华。
北湖居士:某位居士。
云山传:云山图的流传。
杜老:杜甫。
起九原:唤醒九泉之下的人。
翻译
古松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笔直的树干直插青天。弯曲的树枝贴近人间,冷风吹过,山谷间响起万籁声。
猿猴惊慌,鹤怪避让,樵夫牧童都避开,百鬼愁苦,它身边却无人陪伴。
世间纷扰如海中的音乐,那清瘦的仙人来自何方?
整衣端坐,聆听松风整日,置琴不顾,任孩童歪头入睡。
松风虽有边界,意境无穷,庄子、屈原的诗篇,唯有《易经》玄妙。
感叹深山大泽中松树众多,但这样的佳作常常被尘封千年。
若我笔下能重现半夜之力,这幅画面会突然出现在眼前。
止斋静立,晴空之下,生出苍茫烟雾。
毕宏韦偃的画骨已朽,一代画师的作品只留下脂粉气息。
北湖居士怎能拥有这样的诗画,他的名声和云山一同流传。
北湖居士的云山图,我的诗与杜甫相比,谁能唤醒九泉下的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陈傅良所作的《题僧法传为沈仲一画听松图》,诗人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孤傲的形象和深远的艺术魅力。首句“古松不知几千年”,以夸张的手法突显松树的古老,接着“直干欲上干青天”描绘了松树挺拔入云的壮观景象。松枝“樛枝下与人世接”,象征着超凡脱俗又与人间相联。
诗人通过“冷风过之万壑喧”渲染出松林的幽深和风声的回荡,进一步烘托出松树的孤独与威严。“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松树神秘的力量,使之成为自然界的守护者。接下来,诗人将画中的松树与现实中的丝竹音乐、缥缈仙人相提并论,表达对艺术作品中意境的赞赏。
诗人沉醉于画作,甚至“整襟拱听移永日”,忘却世俗之事,体现出对艺术的专注与敬仰。最后,诗人感叹深山大泽间虽有众多松树,但能如画中这般被传世的并不多见,而沈仲一的画作则有幸得以流传。诗人以北湖居士的赞誉,表达了对沈仲一技艺的推崇,并自问其诗能否与杜甫的诗歌相比肩。
整首诗以松为线索,借题发挥,既赞美了画作,也寓言了人生的追求和艺术的价值,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