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挥金拂袖时,九龙山石竹参差
出处:《王舍人纮》
清 · 严遂成
想见挥金拂袖时,九龙山石竹参差。
氍毹不是黔公客,只为箫声写一枝。
氍毹不是黔公客,只为箫声写一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舍人纮的形象与情境。首先,“想见挥金拂袖时”一句,以“挥金拂袖”这一动作,形象地刻画了王舍人纮的豪放不羁之态,仿佛能感受到他洒脱的气质和对物质的不屑一顾。
接着,“九龙山石竹参差”描绘出九龙山上的石竹错落有致的景象,既衬托了王舍人纮所在环境的高雅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他的身份与地位。石竹作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与王舍人纮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氍毹不是黔公客”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王舍人纮并非寻常之客,而是有着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这里的“氍毹”指的是铺在地上的地毯,常用于形容豪华的宴席或表演场所,而“黔公”则可能是指某位显赫的贵族或官员。这一句通过否定的方式,突出了王舍人纮与众不同的身份。
最后,“只为箫声写一枝”点明了王舍人纮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与音乐、尤其是箫声有着不解之缘。这不仅表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音乐世界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写一枝”,诗人巧妙地将王舍人纮与音乐联系起来,仿佛他就是那枝被音乐之风吹拂的花,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豪放气质、高雅身份、艺术情怀的王舍人纮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