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之学未为非,日夜勤劳备岁饥
出处:《农舍四首 其二》
宋 · 陆游
神农之学未为非,日夜勤劳备岁饥。
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
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
注释
神农: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始祖。未为非:并非不正确或落后。
勤劳:辛勤劳动。
岁饥:年成不好,粮食短缺。
畏:担心。
禾头:稻谷的顶部。
蒸耳出:形容雨水过多,稻谷因水分过多而发霉。
润忧:滋润却担忧。
麦粒化蛾飞:麦子因过度湿润而生虫飞走。
翻译
神农的学问并没有错他日夜辛劳只为防备饥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农舍四首(其二)》。诗中,诗人赞扬了神农氏勤劳的精神,认为他的农业知识和实践对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至关重要。第一句“神农之学未为非”表达了对古代农业智慧的认可,认为神农氏的农业知识是有价值的。
接下来两句“日夜勤劳备岁饥”,描绘了农民不分昼夜辛勤劳动,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为了预防饥荒的到来。诗人通过“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期盼与忧虑:害怕雨水过多导致稻谷发霉(“蒸耳出”),又担忧干旱使麦粒干瘪易招虫害(“化蛾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丰收的渴望。陆游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