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稚子黎明来,官路深尺泥全文

稚子黎明来,官路深尺泥

宋 · 苏泂
方池荫垂柳,想见苏公堤。
一雨水入床,蛙部连东西。
先生不能寐,书卷夜自迷。
稚子黎明来,官路深尺泥

注释

方池:方形的池塘。
荫:遮蔽。
垂柳:垂下的柳树。
苏公堤:指苏轼修建的堤岸。
一雨:一场春雨。
水入床:雨水浸湿了床铺。
蛙部:指青蛙的叫声。
东西:指池塘的两岸。
先生:指诗中的某位先生,可能是作者或苏轼。
不能寐:难以入睡。
书卷:书籍。
夜自迷:夜晚沉迷于书本。
稚子:幼小的孩子。
黎明:清晨。
官路:官家的道路。
深尺泥:深陷一寸多的泥泞。

翻译

方形的池塘被垂柳遮蔽,仿佛能看到苏东坡修筑的堤岸。
春雨绵绵,水位上涨,甚至浸湿了床铺,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遍布东西两岸。
先生难以入睡,夜晚沉浸在书卷中。
清晨,幼小的孩子前来,官道上深陷一寸多的泥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开篇“方池荫垂柳”写出了一个平静的水面,柳树倒映其中,营造出一片深远的意境。紧接着“想见苏公堤”,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苏轼(苏公)的遥想,表达了自己与古人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共鸣。

接下来的“一雨水入床”描绘了一场夜雨,水声渗透到床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暗示了一种生活的平淡与宁静。紧随其后的“蛙部连东西”,则通过蛙鸣的声音,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夜晚景象。

中间两句“先生不能寐,书卷夜自迷”表现了诗人在雨声中无法入睡,却沉浸于书卷之中,这既是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学术追求。

最后,“稚子黎明来,官路深尺泥”,则转换了景象,由夜晚进入清晨。稚子的到来带来了朝气蓬勃的生机,而“官路深尺泥”则描绘出一场雨后的乡间小道,湿润而泥泞,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写实,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宁静夜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