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出处:《齐安早秋》
唐 · 赵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怀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不定。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这两句通过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秋风吹拂过城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哀愁的氛围。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高空飞鸿划破秋空,秋意盎然,而远行者的帆船在暮色中停泊,云平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诗人心系家乡,对江南的美丽景色无限怀念,同时耳畔传来的号角声音中也蕴含着对边塞的深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在这样的秋日里,诗人衣袖湿润(可能因为思乡之泪或晨露),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岐山路的回忆,而未来之路,却是一片迷雾,难以预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幅深秋怀乡图。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不仅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惊惶,更有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愫,以及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与不安。这首诗情真意切,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篇表达深沉乡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