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光夜夜穿树林,松下千年生琥珀
出处:《题松石斋》
明 · 胡奎
抚长松,坐盘石,松头白云如茧白。
丹光夜夜穿树林,松下千年生琥珀。
长镵木柄古苔青,定拟天寒斲茯苓。
一曲瑶琴分半席,月明细和风泠泠。
丹光夜夜穿树林,松下千年生琥珀。
长镵木柄古苔青,定拟天寒斲茯苓。
一曲瑶琴分半席,月明细和风泠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松石之境。首句“抚长松,坐盘石”,以动作开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松头白云如茧白”一句,将松树与白云巧妙结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白云在松枝间轻轻飘动,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丹光夜夜穿树林”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宁静,丹光穿透树林,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希望。而“松下千年生琥珀”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间的概念融入自然之中,琥珀的形成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积累,同时也暗示了松树的坚韧与永恒。
后两句“长镵木柄古苔青,定拟天寒斲茯苓”则转向对工具与行动的描述,长镵(一种古代农具)与古苔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劳动的痕迹,也暗示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诗人计划在寒冷的季节里采集茯苓,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入探索与理解。
最后,“一曲瑶琴分半席,月明细和风泠泠”以音乐和自然景象收尾,瑶琴之声与月光、微风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意境。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