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
出处:《读陈使君赠梁山人歌因作继赠》
明 · 李之世
二十年前同学易。
露珠细点虫文迹。
我犹章句守训诂,君悟无言静钩索。
离离数画玄中玄。
北窗梦到羲皇前。
叩响无声尝味淡,个中安得落言诠。
黾文点里参性命,枯草茎中决兆先。
夜半无眠升屋脊。
步景窥躔罔差忒。
却从星宿想河源,暗向昆崙觇地脉。
须弥西向舒一臂。
天下名山尽迤逦。
我读内经半信疑,凭君指出真图势。
恒持此术去救贫。
君今数口犹依人。
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
境内山川行欲半。
岳游尚为婚嫁绊。
穗石城边僦舍居,儿自执经僮执爨。
从来术高和者稀。
满腹经书不疗饥。
教儿只有床头易,日午垂帘对下帷。
露珠细点虫文迹。
我犹章句守训诂,君悟无言静钩索。
离离数画玄中玄。
北窗梦到羲皇前。
叩响无声尝味淡,个中安得落言诠。
黾文点里参性命,枯草茎中决兆先。
夜半无眠升屋脊。
步景窥躔罔差忒。
却从星宿想河源,暗向昆崙觇地脉。
须弥西向舒一臂。
天下名山尽迤逦。
我读内经半信疑,凭君指出真图势。
恒持此术去救贫。
君今数口犹依人。
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
境内山川行欲半。
岳游尚为婚嫁绊。
穗石城边僦舍居,儿自执经僮执爨。
从来术高和者稀。
满腹经书不疗饥。
教儿只有床头易,日午垂帘对下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使君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学问的共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自然、宇宙、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二十年前同学易”,开篇即点出两人相识已久,友谊深厚。接着“露珠细点虫文迹”以露珠与虫迹的细微之美,隐喻两人在学问上的细腻探索与追求。随后“我犹章句守训诂,君悟无言静钩索”对比了两人不同的学习方式,一个执着于文字训诂,一个则领悟无言之理,静心探索。
“离离数画玄中玄”描绘了两人共同探讨的学问深奥难解,“北窗梦到羲皇前”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向往与追求。“叩响无声尝味淡,个中安得落言诠”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不应仅限于言语表达,而应深入内心体验。
“黾文点里参性命,枯草茎中决兆先”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探索。“夜半无眠升屋脊。步景窥躔罔差忒”表现了两人深夜探讨学问的专注与执着。“却从星宿想河源,暗向昆仑觇地脉”将思考扩展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寻找自然界的规律。
“须弥西向舒一臂。天下名山尽迤逦”以须弥山象征学问的广阔,表达了对知识无尽追求的决心。“我读内经半信疑,凭君指出真图势”体现了两人在学问上的相互启发与验证。“恒持此术去救贫。君今数口犹依人”展示了他们不仅追求个人学问,也关注社会民生,希望以学问帮助他人。
最后“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表达了对命运的理解与顺应。“境内山川行欲半。岳游尚为婚嫁绊”反映了两人虽四处求学,但生活中的琐事仍需面对。“穗石城边僦舍居,儿自执经僮执爨”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强调了学问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学问、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