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堂头僧,曾受智药戒
出处:《小憩月华寺问智药眉山两公遗迹》
宋 · 曾丰
韶溪经其前,曹溪纬其背。
峥嵘两溪间,月华得吾爱。
开山不知谁,立屋已忘代。
寺碑兵火馀,断石犹未废。
始淂智药公,与法作无碍。
梁题烟煤中,残墨犹未败。
始得眉山公,与寺为不坏。
馀诗谩赘疣,满壁空癣疥。
我生迟百年,生与眉山背。
鸟为娇人声,山作傲物态。
老大堂头僧,曾受智药戒。
试从言下挑,要看急中对。
寺以月华名,中包法沙界。
方当月未生,敢问华安在。
得月而忘华,堂头大机械。
更和月也忘,始出机械外。
峥嵘两溪间,月华得吾爱。
开山不知谁,立屋已忘代。
寺碑兵火馀,断石犹未废。
始淂智药公,与法作无碍。
梁题烟煤中,残墨犹未败。
始得眉山公,与寺为不坏。
馀诗谩赘疣,满壁空癣疥。
我生迟百年,生与眉山背。
鸟为娇人声,山作傲物态。
老大堂头僧,曾受智药戒。
试从言下挑,要看急中对。
寺以月华名,中包法沙界。
方当月未生,敢问华安在。
得月而忘华,堂头大机械。
更和月也忘,始出机械外。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小憩月华寺问智药眉山两公遗迹》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诗中,作者以月华寺为背景,表达了对智药公和眉山公两位先贤遗迹的敬仰之情。他描述了韶溪和曹溪环绕寺旁的壮丽景色,以及寺庙历经战火后的残破与历史痕迹。诗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亲见两位大师的风采,但通过寺内留存的梁上题字,仍能感受到他们的智慧与佛法的深远影响。
诗中“始得智药公,与法作无碍”赞美智药公的佛法精深,“始得眉山公,与寺为不坏”则表达对眉山公遗迹的保护之意。诗人以“寺以月华名,中包法沙界”强调月光与佛法的契合,又借“得月而忘华,堂头大机械”暗示去除世俗机巧,达到佛家超脱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