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海水镕作银,著我飞楼缥缈独立之吟身
出处:《七洲洋看月放歌》
清 · 丘逢甲
一舟之外天连水,万里空明月轮起。
七洲洋里看月行,数遍春宵古无此。
舟行双轮月只轮,青天碧海无纤尘。
茫茫海水镕作银,著我飞楼缥缈独立之吟身。
少陵太白看月不到处,今宵都付渡海寻诗人。
月轮天有居人在,中间亦有光明海。
不知今宵可有南去乘舟人,遥望地球发光彩。
地球绕日日一周,日光出地月所收。
此时月光照不到,尚有大地西半球。
此时月光随我来南游,大千界中有此舟。
更著此月来当头,舟中吴讴答越讴。
月光夜照花枝幽,中有蛮姬十队并作天魔舞。
东音西音四起声咿嚘,嫦娥应自怨幽独,不及人间儿女同无愁。
安知人海群龙方血战,蜗国蚊巢纷告变。
月光遍照六大洲,万怪千奇机械见。
剩此同舟胡越犹一家,各抱月华共欢宴。
自从中朝海禁开,年年月月泛月有人来。
忽然今月属吾有,此时此地此景真奇哉!吸月屡罄葡萄杯。
独惜南溟岛国尽隶他人属,坐叹热带之下无雄才。
人间万事纷变灭,方见月圆旋月缺。
四万八千修月仙,玉斧长劳竟何说。
固知盈亏之理原循环,大地山河终古不改色。
即今圆相虽未全,一出已令天下悦。
天上之月海底明,上下两月齐晶瑩。
两月中间一舟走,飞轮碾海脆作玻璃声。
月兮西落而东生,北舟莽莽方南行。
天经自纵地纬横,此时吐吞八极诗方成,天鸡喔喔呼潮鸣。
自是诗中海权大,万里南天开海界。
月华夜夜供豪吟,月神不怪海神怪。
明朝待看海上无数之奇峰,明宵舟泊宾童龙。
澜沧江头看月去,江花江柳春溶溶。
七洲洋里看月行,数遍春宵古无此。
舟行双轮月只轮,青天碧海无纤尘。
茫茫海水镕作银,著我飞楼缥缈独立之吟身。
少陵太白看月不到处,今宵都付渡海寻诗人。
月轮天有居人在,中间亦有光明海。
不知今宵可有南去乘舟人,遥望地球发光彩。
地球绕日日一周,日光出地月所收。
此时月光照不到,尚有大地西半球。
此时月光随我来南游,大千界中有此舟。
更著此月来当头,舟中吴讴答越讴。
月光夜照花枝幽,中有蛮姬十队并作天魔舞。
东音西音四起声咿嚘,嫦娥应自怨幽独,不及人间儿女同无愁。
安知人海群龙方血战,蜗国蚊巢纷告变。
月光遍照六大洲,万怪千奇机械见。
剩此同舟胡越犹一家,各抱月华共欢宴。
自从中朝海禁开,年年月月泛月有人来。
忽然今月属吾有,此时此地此景真奇哉!吸月屡罄葡萄杯。
独惜南溟岛国尽隶他人属,坐叹热带之下无雄才。
人间万事纷变灭,方见月圆旋月缺。
四万八千修月仙,玉斧长劳竟何说。
固知盈亏之理原循环,大地山河终古不改色。
即今圆相虽未全,一出已令天下悦。
天上之月海底明,上下两月齐晶瑩。
两月中间一舟走,飞轮碾海脆作玻璃声。
月兮西落而东生,北舟莽莽方南行。
天经自纵地纬横,此时吐吞八极诗方成,天鸡喔喔呼潮鸣。
自是诗中海权大,万里南天开海界。
月华夜夜供豪吟,月神不怪海神怪。
明朝待看海上无数之奇峰,明宵舟泊宾童龙。
澜沧江头看月去,江花江柳春溶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丘逢甲在七洲洋上乘舟赏月的情景,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哲思。首句“一舟之外天连水,万里空明月轮起”描绘了开阔的海面与明亮的月轮,给人以空旷辽远之感。接着,“七洲洋里看月行,数遍春宵古无此”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独特经历的珍视,以及对古人未能领略的感慨。
“舟行双轮月只轮,青天碧海无纤尘”写出了月光下的舟行,如梦如幻,海面洁净无瑕。诗人将自己比作“飞楼缥缈独立之吟身”,流露出超然物外的诗情画意。“少陵太白看月不到处,今宵都付渡海寻诗人”则借杜甫和李白的典故,表达自己对月夜美景的独特领悟。
“月轮天有居人在,中间亦有光明海”寓意深远,暗示月亮上的神秘世界。诗人想象着“南去乘舟人”和地球发光的景象,展现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月光下的各种景象,从花枝幽静到蛮姬舞蹈,再到机械万般,反映出诗人对科技进步的观察和反思。
最后,诗人感叹海禁开放后,赏月活动的普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以“吸月屡罄葡萄杯”表达对月光的喜爱,同时惋惜南洋归属问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丘逢甲作为诗人的广阔视野和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