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似闻有意赠刀圭,倒卷逆流翻澥渤全文

似闻有意赠刀圭,倒卷逆流翻澥渤

宋 · 张元干
君侯气挟飞仙骨,插脑伏犀高崒屼。
荣枯过眼海一沤,出处何心兔三窟。
养生得趣喜按摩,子夜不眠频叱咄。
枕中玉函妙以微,肘后金精恍兮惚。
我真蒲柳欲师承,刻画无盐恐唐突。
似闻有意赠刀圭,倒卷逆流翻澥渤
世间万态古今同,政可忘言佯吃讷。
杖藜未办饮菊潭,且看冥鸿秋灭没。

拼音版原文

jūnhóuxiéfēixiānchānǎogāo

róngguòyǎnhǎiōuchūchùxīnsān

yǎngshēngànmiánpínchìduō

zhěnzhōnghánmiàowēizhǒuhòujīnjīnghuǎng

zhēnliǔshīchénghuàyánkǒngtáng

wényǒuzèngdāoguīdǎojuànliúfānxiè

shìjiānwàntàijīntóngzhèngwàngyányángchī

zhàngwèibànyǐntánqiěkànmíng鸿hóngqiūmièméi

注释

君侯:对尊贵者的尊称。
飞仙骨:超凡脱俗的气质。
伏犀:犀角冠。
荣枯:兴衰。
出处:出处谋略。
兔三窟:比喻避难之处多。
按摩:中医养生方法。
叱咄:指导训诫。
玉函:珍贵的书籍或秘籍。
恍兮惚:形容玄妙、难以捉摸。
蒲柳:比喻体质虚弱。
无盐:丑女,此处指自己资质平庸。
刀圭:古代计量药材的单位,此处指灵药。
澥渤:大海的翻涌。
政:只。
佯吃讷:假装沉默,不轻易发表意见。
杖藜:手杖。
饮菊潭:隐居之地。
冥鸿:秋雁。
秋灭没:秋天的雁群消失。

翻译

您气质非凡,仿佛仙人之骨,头戴犀角冠,威严耸立。
世事如过眼云烟,您的出处何需多虑,如同狡兔有三窟。
您享受养生之道,喜爱按摩,深夜也不停歇,指导他人。
枕头中的秘籍深藏不露,肘后的金丹令人迷幻。
我虽平凡,渴望向您学习,但怕冒犯了您。
听说您有意赐予灵药,逆流而上,如翻腾大海。
世间万象,古今皆然,无需多言,只需淡然面对。
我尚未准备好竹杖芒鞋,先欣赏秋天大雁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希道使君见遗古风谨次严韵》。通过对诗中意象和词汇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愿望。

首句“君侯气挟飞仙骨,插脑伏犀高崒屼”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一个不凡的形象,通过将人物与神话中的仙骨和高山相联系,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气质。接下来的“荣枯过眼海一沤,出处何心兔三窟”则是说这种精神力量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测,而“兔”可能指的是月宫中的兔神,寓意着诗人渴望的境界超脱尘世。

中间部分“养生得趣喜按摩,子夜不眠频叱咄。枕中玉函妙以微,肘后金精恍兮惚”描述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细腻感知。这里的“养生得趣”显示出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子夜不眠频叱咄”则表现出诗人的警醒与自律。而“枕中玉函妙以微,肘后金精恍兮惚”则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描绘,玉函和金精象征着纯净和高贵的精神追求。

末尾部分“我真蒲柳欲师承,刻画无盐恐唐突。似闻有意赠刀圭,倒卷逆流翻澥渤”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之心,以及对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最后,“世间万态古今同,政可忘言佯吃讷。杖藜未办饮菊潭,且看冥鸿秋灭没”则是诗人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命有限性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神话的引用,对修身养性、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