绶未必为翁子福,扇安能障彦回羞
出处:《病起十首 其三》
宋 · 刘克庄
未纵心年乞退休,年垂八十更何求。
相方好事下白屋,帝岂无人记玉楼。
绶未必为翁子福,扇安能障彦回羞。
吾诗绝似渊明诔,莫遣他人弄笔头。
相方好事下白屋,帝岂无人记玉楼。
绶未必为翁子福,扇安能障彦回羞。
吾诗绝似渊明诔,莫遣他人弄笔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病起十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未纵心年乞退休,年垂八十更何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破和对个人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在年龄即将到达八十岁的时候,诗人对于物质和名利的追求已经淡然,不再有更多的欲求。
"相方好事下白屋,帝岂无人记玉楼。"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一生所为之事的自我评价和期许。"相方"意指比较、比照,诗人可能是在与古代圣贤或同侪进行比较,表明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道德标准,而"帝岂无人记玉楼"则是希望自己的善行能被皇帝所知,得到认可。
"绶未必为翁子福,扇安能障彦回羞。" 这两句是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名声的自我肯定。"绶未必为翁子福"意味着不是所有人的长寿都是幸福,而"扇安能障彦回羞"则表达了即使是在隐退的生活中,自己也能够保持清白,不会因私欲而蒙羞。
最后两句"吾诗绝似渊明诔,莫遣他人弄笔头。" 则是对个人文学成就的自豪和对于后人的期望。这里的"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闻名于世,诗人将自己的诗作与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文学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莫遣他人弄笔头"则是期望后人能够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学遗产,不要让不懂欣赏的人随意评说。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淡泊的心态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