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荒凉多古木,筼筜千尺相因依
出处:《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
元 · 虞集
蜀道荒凉多古木,筼筜千尺相因依。
小年惯见今白发,杜宇夜啼愁不归。
老可尝作陵州守,古墨蛟龙多入手。
春雷每恐破壁去,神鼎空令夔魅走。
丹丘越人不到蜀,脩叶何以能纵横。
内府人家烂熳写,使可见之心亦惊。
江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
知君深识篆籀文,故作寒泉溜崖石。
小年惯见今白发,杜宇夜啼愁不归。
老可尝作陵州守,古墨蛟龙多入手。
春雷每恐破壁去,神鼎空令夔魅走。
丹丘越人不到蜀,脩叶何以能纵横。
内府人家烂熳写,使可见之心亦惊。
江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
知君深识篆籀文,故作寒泉溜崖石。
鉴赏
此诗《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景,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蜀道荒凉多古木”,开篇即勾勒出蜀地独特的自然风貌,荒凉而充满古朴之气。接着“筼筜千尺相因依”一句,以筼筜(一种竹子)的高大挺拔,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下来,“小年惯见今白发”一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主题。紧接着,“杜宇夜啼愁不归”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杜鹃鸟,以其夜夜哀鸣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老可尝作陵州守,古墨蛟龙多入手”两句,通过想象老者在陵州为官时的情景,以及对古墨的珍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随后,“春雷每恐破壁去,神鼎空令夔魅走”则运用了神话元素,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生命力的担忧与对守护者的期待。
“丹丘越人不到蜀,脩叶何以能纵横”一句,通过对比丹丘越人的未至,强调了墨竹的独特魅力。最后,“内府人家烂熳写,使可见之心亦惊”表达了对墨竹画作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江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知君深识篆籀文,故作寒泉溜崖石”则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肯定与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友情、艺术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