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去不相远,只在人心人不知
出处:《推诚吟》
宋 · 邵雍
天虽不语人能语,心可欺时天可欺。
天人相去不相远,只在人心人不知。
人心先天天弗违,人身后天奉天时。
身心相去不相远,只在人诚人不推。
天人相去不相远,只在人心人不知。
人心先天天弗违,人身后天奉天时。
身心相去不相远,只在人诚人不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推诚吟》,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人与天的关系。首句“天虽不语人能语”,暗示虽然天道沉默,但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行为来表达对天理的领悟。接下来的“心可欺时天可欺”强调了内心的诚实对于天道的重要性,如果人心欺诈,天道也会有所感应。
“天人相去不相远”表明人与天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人的内心是否遵循天道。诗人进一步阐述,“只在人心人不知”,指出真正的距离在于人心是否真诚,而非物理上的距离。
“人心先天天弗违”强调人应该首先做到内心的顺应,天道才会相应。而“人身后天奉天时”则意味着在人的行动中,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
最后两句“身心相去不相远,只在人诚人不推”总结全诗,指出人与天的距离在于人的诚信和行动力,只要人真诚无伪,就能接近天道,不必刻意推求。
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诚信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