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文章归献替,安排事业到弥纶
出处:《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宋 · 洪咨夔
致主唐虞泽兆民,贤才端是国精神。
作人欲返皇风古,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
作人欲返皇风古,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致主:比喻君主。唐虞:唐尧虞舜时期,象征理想盛世。
泽兆民:恩泽广被百姓。
贤才:有才能的人。
国精神:国家的栋梁。
作人:做人处世。
皇风古:古代淳朴的风气。
拔士:选拔人才。
圣化新:圣明教化的革新。
收敛:收束,整理。
文章:这里指文辞、政见。
献替:进献建议,批评改正。
弥纶:包容,全面。
宸章:皇帝的诏书。
属望:期待。
丁宁:叮嘱。
天恩:上天的恩赐。
莫爱身:不自私,无私奉献。
翻译
致主如同唐虞时代恩泽百姓,贤能之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做人要回归古代淳朴的风尚,选拔人才优先遵循圣明教化的新规
整理文辞,归于正道,献策建功,直至包容万物
皇帝的诏令充满期待,叮嘱深切,我定要竭尽全力报答天恩,不贪图个人享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标题虽为《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但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君主唐虞时代的理想寄托,以及对贤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的强调。诗人赞美贤才如同国家的精神支柱,倡导回归古代淳朴的风尚,并强调选拔人才应遵循圣人的教化,提倡以文章治国,规划宏图大业。最后,诗人表示皇帝的深切期待和自己的决心,承诺将以实际行动报答天恩,而不只是个人的享乐。整首诗体现了对高尚品德和责任的追求,以及对君臣关系的忠诚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