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祝融军,执热䟃?来
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
谁知祝融军,执热䟃?来。
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
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
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
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
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
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隤。
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
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怀。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时节的景象,天气依旧炎热,但诗人却感受到了凉意的预兆。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酷热与即将到来的凉爽进行对照,展现出季节更迭中的自然变化。
开篇“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写出了秋风初起的景象,其中“金神”指的是秋天的神灵,“整霜仗”则形容秋风吹拂之势。"昨日从西回"则意味着秋风由西向东传来。
紧接着,诗人提出预测:“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这里的“谓”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推测或愿望,“爽气”指的是凉爽的空气,而“沧溟”则是形容水势浩大,整句暗示着秋风将带来清新的气息,吹散夏日的热浪。
然而,现实与预期之间存在落差,诗人接着写道:“谁知祝融军,执热䟃?来。”这里“祝融军”形容炎热如同一支军队,“执热”则是比喻酷热仍然坚持不退。"?"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和无奈。
接下来的“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写出了长安城内依旧热浪滚滚,六龙(即六月)仍未离去,天空中并无风吹散尘土的景象。"浮埃"形容轻微的尘土,没有被风吹起。
诗人接着描绘室内的情境:“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窗筠”指的是窗棂,“气烜赩”则是热气蒸腾的样子,“庭鹤”即庭院中的鹤,“羽摧颓”形容鹤的羽毛因酷热而变得无精神。
随后,诗人转向晚景:“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这里“蚊声”指的是蚊虫的鸣叫声,而“轰轰渐成雷”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秋雨。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径思"是深思或沉思,“去尘嚣”则表示希望离开喧嚣的人世,而“登临千丈台”形容诗人登上高台远望,以此来表达心灵的超脱。
接着,诗人写道:“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这里“披襟”指的是解开衣襟,“迎清飔”则是迎接凉爽的微风;"俯听"是低头倾听,而“惊鸿哀”形容鸿鸟(一种大雁)悲鸣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盼。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沉重:“仆羸不能驾, 我马亦虺隤。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仆羸”是古代称呼朋友,“不能驾”意味着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我马亦虺隤"则比喻诗人自己也像疲惫的马匹一样,无力再前进。"闭关吟愁云"写出了诗人关闭门扉,独自吟咏愁苦的情境;“履迹乱苍苔”形容脚下的青苔杂乱无章,暗示着生活的混沌与自己的迷茫。
全诗最后一句:“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怀。”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自己能够理解和记住这种自然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