匼匝巅山万仞馀,人家应似甑中居
唐 · 白居易
匼匝巅山万仞馀,人家应似甑中居。
寅年篱下多逢虎,亥日沙头始卖鱼。
衣斑梅雨长须熨,米涩畬田不解锄。
努力安心过三考,已曾愁杀李尚书。
寅年篱下多逢虎,亥日沙头始卖鱼。
衣斑梅雨长须熨,米涩畬田不解锄。
努力安心过三考,已曾愁杀李尚书。
注释
匼匝:环绕。巅山:山顶。
万仞:形容极高的山。
馀:余,剩余。
人家:人们居住的地方。
甑:古代蒸饭的炊具,这里形容生活环境狭小。
寅年:古代地支纪年法中的寅年。
篱下:篱笆下,代指乡间。
逢虎:遇见老虎,象征危险或困难。
亥日:古代地支纪日法中的亥日。
沙头:河边沙滩。
卖鱼:卖鱼为生,象征生活艰辛。
衣斑:衣服上的污渍或斑点。
梅雨:江南地区夏季湿润的天气。
熨:熨烫,平整衣物。
不解锄:无法下锄耕种,表示田地贫瘠。
过:度过。
三考:古代官员的三年一次考核。
已曾:已经。
愁杀:非常忧虑,愁得厉害。
李尚书:指名叫李尚书的历史人物,具体身份不明。
翻译
环绕山顶的万仞悬崖之上,人家居住的地方好像在蒸笼中。寅年时篱笆下常常遇到老虎,亥日时沙滩头才开始卖鱼。
梅雨季节衣服上的污渍需要常熨烫,田地因粮食稀少无法下锄。
尽力保持内心安定度过三次考核,这样的忧虑已经让李尚书十分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艰苦的生活景象和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匼匝巅山万仞馀,人家应似甑中居"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困顿和闭塞,就像山重叠加、难以攀登一样,人们的住处也好似古代用土块砌成的小屋,显示出生活的艰苦和环境的封闭。
"寅年篱下多逢虎,亥日沙头始卖鱼"两句则写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计的艰难。寅年可能指的是某一年份,而篱下逢虎形象地表达了生活中的危险与不安;亥日(亥时,即申时至未时,相当于现代的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沙头卖鱼,则描绘了人们生计的艰辛和时间上的紧迫感。
"衣斑梅雨长须熨,米涩畬田不解锄"两句继续强调了生活的艰难。衣斑可能指的是衣物破旧,梅雨则是春末夏初之时的连绵细雨,这种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寒冷和不适,因此需要长时间地熨烤以取暖;而米涩畬田,则形象地表达了农事的艰难和收成的不足。
最后,"努力安心过三考,已曾愁杀李尚书"两句则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回顾。三考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而李尚书则是一个历史人物,这里提及可能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些事情的遗憾或者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艰苦生活的描写和个人经历的回忆,展现出一种沉郁顿挫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