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清 · 吴敬梓
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
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
山川馀质朴,习俗尚清淳。
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
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
饧箫花外市,牧笛雨中春。
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
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
自著潜夫论,宁辞原宪贫。
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
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
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
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
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
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
山川馀质朴,习俗尚清淳。
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
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
饧箫花外市,牧笛雨中春。
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
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
自著潜夫论,宁辞原宪贫。
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
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
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
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
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
注释
烟霞窟:形容仙境般的美丽环境。巢许伦:指隐居不仕的巢父和许由。
帝力:帝王的力量或恩泽。
天真:自然纯真,无邪。
抱阜:依山傍水。
结邻:结为邻居。
社鼓:祭祀时敲击的鼓。
灵旗:神灵的旗帜。
稚子:幼小的孩子。
潜夫论:古代一部关于隐逸的著作。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
蒹葭:芦苇。
翻译
大地本是烟霞洞穴,兄长如同巢父许由般高洁。百年来歌颂帝王的功绩,十亩田享受自然的快乐。
依山傍水适合建屋,回归汀洲可以结伴邻居。
绿色环绕芳草茂盛,远峰如黛色均匀。
社鼓在乌江庙中响起,灵旗飘扬在牛渚渡口。
山川保留着质朴的风貌,风俗习惯清淳可贵。
乡野老人一同游玩,村翁来来往往频繁。
藤萝下月光斑驳,桑柘影子随身摇曳。
满杯美酒劝饮,新生的庄稼生机勃勃。
糖箫声在花市之外回荡,牧童笛声在春雨中悠扬。
庆幸家中无人贬谪,稚子们尤其亲近。
摊开书籍度过漫漫长夜,清晨高枕而卧。
自己撰写《潜夫论》,不介意像原宪一样贫穷。
去年秋天路过故乡,他们挽留我在那里住了十天。
薜荔攀附在门巷,芦苇变换了水边景色。
圆沙知道大雁聚集,弯曲的港湾见到鸥鸟驯服。
蟹簖因溪流丰富,鱼罾挂树上均匀分布。
美味佳肴邀请舅舅,肥美的雄鸡定会款待宾客。
但愿长久相伴,完成未竟之事。
向忙碌的旅人寄语,这里就是武陵之地的人们。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开篇“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两句,设定了一个隐逸于自然之中的生活状态,“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自足生活的赞美。
接着,“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建造家园,与自然和谐共处。山川之美、习俗之淳朴,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青草的香气,看到远处山峰被云雾缠绕。
诗中还通过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则是对乡间交往的温馨描写,展示了一种纯朴无华的人际关系。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统一。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则是对丰收和宴请亲朋好友的喜悦场景。
诗中还穿插着家人的温暖,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都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宁静自得。
最后,“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让人感受到对往昔记忆的怀念,而“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则是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则是对鸟类栖息环境的细致描写。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等句,又一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饶与和谐。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末“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则是诗人的署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乡愁,虽身处远方,但心系故土。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