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噪阶前桐树枝,为渠一雪疗朝饥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雀噪阶前桐树枝,为渠一雪疗朝饥。
欲晴天意随人快,歇午书声恣汝嬉。
寒语不妨相婉娈,春心畴与共差池。
野栖从食多经见,岂是寻常妇孺知。
欲晴天意随人快,歇午书声恣汝嬉。
寒语不妨相婉娈,春心畴与共差池。
野栖从食多经见,岂是寻常妇孺知。
注释
雀噪:形容鸟儿嘈杂的叫声。渠:代词,它。
疗:治疗,这里指缓解。
朝饥:早晨的饥饿。
欲晴:快要放晴。
天意:天气的变化。
歇午:午休。
恣汝嬉:任由你嬉戏。
寒语:冷言冷语。
相婉娈:相互温柔体贴。
春心:春天的情感。
差池:不一致,偏差。
野栖:野外生活。
经见:常见,经历过的。
寻常:平常。
妇孺:妇女和儿童。
翻译
麻雀在台阶前的梧桐树上嘈杂鸣叫,为它下一场雪来缓解早晨的饥饿。眼看天气要放晴,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愉快,午休时间书声琅琅,任你尽情玩耍。
寒冷的言语无需过分担忧,相互之间可以温柔相待,春天的心意或许会有所偏差。
野外生活,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多了,这可不是平常人能理解的妇人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正在读书,姬人前来告知邻树上的鸟儿因饥饿纷纷飞至庭院的情景。诗人借此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他觉得这场雪如同疗愈早晨的饥饿,天气转晴的趋势似乎也随着人的心情变得愉快。午间休息时,书声琅琅,仿佛在纵情玩耍,展现了轻松惬意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抒发,即使寒风中的交谈也能显得温馨婉转,春天的心意或许就像这纷飞的鸟群,难以捉摸却又充满生机。他以野外鸟儿觅食的常见场景,暗示了生活中的平凡琐事,这些寻常人皆能体会,而不只是妇孺之事。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小事,寄寓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欣赏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