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从道无因,写此寄清旷
出处:《次韵贡仲章学士题仙山图》
元 · 朱德润
浮生三十馀,失志堕尘鞅。
南吴与北燕,所历如翻掌。
山中猿鹤期,别路成榛莽。
瑶草霜未凋,灵芝日应长。
久闻东王公,御气九霄上。
缥缈星霞裾,虚室绝华想。
欲从道无因,写此寄清旷。
南吴与北燕,所历如翻掌。
山中猿鹤期,别路成榛莽。
瑶草霜未凋,灵芝日应长。
久闻东王公,御气九霄上。
缥缈星霞裾,虚室绝华想。
欲从道无因,写此寄清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和对道家生活的追求。诗中以“浮生”开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失志堕尘鞅”表达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南吴与北燕,所历如翻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自己经历的广泛,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经历的肤浅和不深入。接下来,“山中猿鹤期,别路成榛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瑶草霜未凋,灵芝日应长”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久闻东王公,御气九霄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最后,“缥缈星霞裾,虚室绝华想”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净化、远离世俗杂念的状态。“欲从道无因,写此寄清旷”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旷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山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精神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