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附名愿见先友记,宣布曾传太史书全文

附名愿见先友记,宣布曾传太史书

宋 · 赵蕃
问君有赋敌相如,谁为君王诵子虚。
去岁别家今未返,有亲须养得安居。
附名愿见先友记,宣布曾传太史书
清燕倘思询旧事,莫辞待诏久公车。

注释

问君:请问您。
赋敌相如: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
诵子虚:朗诵《子虚赋》。
去岁:去年。
别家:离家。
得安居:有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附名:将自己的名字附上。
先友记:故友的纪念册。
太史书:太史的文献记录。
清燕:燕国君主。
询旧事:了解过去的事。
待诏:等待召见。
公车:古代官府的车辆。

翻译

请问您有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谁能为您朗诵像《子虚赋》那样的文章呢?
去年离家至今还未归返,家中亲人需要您奉养,让他们有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您希望能将自己的名字附在故友的纪念册上,表明您传承了太史的文献记录。
如果燕国君主想了解过去的往事,请您不要推辞,长久等待召见如同古代的公车征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酬答诗,作者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陈席庆伯的关切和期待。首句“问君有赋敌相如”,以相如(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才华为喻,询问友人是否能与之匹敌,显示出对陈席庆伯文学才华的赞赏。

第二句“谁为君王诵子虚”,进一步追问谁能为君王朗诵陈席庆伯的作品,暗示了友人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这里的“子虚”可能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寓意陈席庆伯的作品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接着,“去岁别家今未返,有亲须养得安居”,诗人关心友人离家已久,提醒他要记得照顾家人,确保他们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道关怀。

“附名愿见先友记,宣布曾传太史书”,表达了诗人希望陈席庆伯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被记录在史册之中,反映出对友人文学成就的期许。

最后两句“清燕倘思询旧事,莫辞待诏久公车”,以“清燕”比喻友人,意指如果他有机会回想起过去的时光,不妨接受朝廷的征召,继续发挥才能,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又表达了对家庭责任和仕途发展的关注,情感真挚,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