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有头讥子羽,迷楼无酒酹张衡
出处:《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九首天吴扶不起,生怜尺木怕龙倾。
葛花疗醉穷千日,樱饱吟蚊闹五更。
岸帻有头讥子羽,迷楼无酒酹张衡。
鰆鸮翡翠同条活,莫溷兰苕共咒鹰。
葛花疗醉穷千日,樱饱吟蚊闹五更。
岸帻有头讥子羽,迷楼无酒酹张衡。
鰆鸮翡翠同条活,莫溷兰苕共咒鹰。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以甘蔗生长为题材,借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天吴(神话中的水神)无力扶起尺木,暗示了世事艰难,连自然界的微小事物也受到牵连。他用“葛花疗醉穷千日”表达生活困顿,即使长久寻求解忧之法,也无法摆脱醉态。夜晚,诗人独自吟咏,蚊虫扰人,更显孤独。
“岸帻有头讥子羽”一句,子羽是古人名,这里可能暗指批评者,诗人自嘲地表示,虽然头上有巾带,却仍遭受他人讥讽。对于“迷楼无酒酹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身处困境,无法像张衡那样饮酒赋诗,只能空怀壮志。
最后两句,“鰆鸮翡翠同条活,莫溷兰苕共咒鹰”,鰆鸮和翡翠都是鸟名,诗人以它们共处一境,寓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并非所愿。他警告不要混淆自己与那些被咒骂的人,表达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独立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