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南千载尚仪形,鼎轴真同海燕轻全文

江南千载尚仪形,鼎轴真同海燕轻

出处:《矩洲杂咏五十首
明 · 黄衷
江南千载尚仪形,鼎轴真同海燕轻
唐史后来谁捉笔,谩教房杜擅前名。

鉴赏

此诗《矩洲杂咏五十首(其二十六)》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对江南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臣武将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首句“江南千载尚仪形”,开篇即以“江南”为背景,强调了这一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这里的“仪形”不仅指外在的形象,更蕴含着文化、道德与风范的象征,暗示了江南自古以来便孕育出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形象与事迹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与效仿。

次句“鼎轴真同海燕轻”,运用比喻手法,将“鼎轴”(古代礼器之一,象征权力与地位)比作“海燕”,形象地描绘出江南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轻盈与灵动。海燕虽小,却能在狂风巨浪中自由翱翔,这不仅体现了江南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的灵活应对与卓越才能,也暗含了他们不受传统束缚、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后两句“唐史后来谁捉笔,谩教房杜擅前名”,则将话题转向对历史记载与评价的反思。诗人提出疑问:在浩瀚的唐史中,究竟有多少后来者能够超越或与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名臣相匹敌?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对后世能否涌现出同样伟大的人才的期待与担忧。通过这一问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深刻洞察相结合,引发读者对于人才辈出、历史传承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江南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才与历史评价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赞歌,也是对后世人才涌现与历史发展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