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
出处:《视牲》
明 · 陆深
槐影参差月满空,桥门云馆锁重重。
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
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
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
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
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
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
鉴赏
此诗《视牲(其二)》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祭祀场景的生动画面。
首句“槐影参差月满空”,以槐树的影子错落有致,月光洒满空旷之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接着,“桥门云馆锁重重”一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馆舍,以及被重重门扉封锁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祭祀活动的神秘与庄重。
“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两句,诗人借斋心之人对时间的感知,表达出对祭祀仪式的虔诚与专注。同时,通过“瘦骨偏承夜气浓”的描述,暗示参与祭祀者在夜晚的寒冷中仍能坚守信仰,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坚定与毅力。
“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则通过北斗星的闪烁与圭璧在南郊的恭敬摆放,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宏大与秩序井然。北斗星的闪烁象征着神灵的关注与指引,而圭璧的摆放则是对天地神灵的敬意与供奉。
最后,“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一句,诗人以司马相如的才华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以文章传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对未能留下千古文章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深情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的深刻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