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
出处:《得郭清霞书言欲归老罗浮诗以速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已报罗浮四百君,君归重挹翠氤氲。
金精不嫁长被发,玉树无亲但抱云。
象数早从仙易得,文章应使世儒闻。
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
金精不嫁长被发,玉树无亲但抱云。
象数早从仙易得,文章应使世儒闻。
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得郭清霞书言欲归老罗浮诗以速之(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首联“已报罗浮四百君,君归重挹翠氤氲”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用“四百君”象征罗浮山的众多美景,而“重挹翠氤氲”则形象地表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
颔联“金精不嫁长被发,玉树无亲但抱云”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金石和树木赋予了生命,金石如同不嫁的女子,长发飘逸;玉树则如同没有亲人却怀抱云朵的孤独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神秘。
颈联“象数早从仙易得,文章应使世儒闻”转而探讨了道家哲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通过修炼道术可以得到宇宙的奥秘,而文学作品则能传达给世人,启发智慧。
尾联“芙蓉砂好皆尘垢,丹灶何劳吐紫芬”以芙蓉砂和丹灶为喻,表达了对纯净与真谛的追求,认为真正的美好不应被世俗的尘垢所玷污,通过修炼达到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纯净与芬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