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人对酒此时叹,之子踏歌何处行
出处:《客邸独坐成吟》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疏雨临阶昔昔声,雨晴忽觉月微明。
羁人对酒此时叹,之子踏歌何处行。
砌叶未霜辞树晚,阁风因竹入衣轻。
分明寂寞沉吟地,却遣灯花一夜生。
羁人对酒此时叹,之子踏歌何处行。
砌叶未霜辞树晚,阁风因竹入衣轻。
分明寂寞沉吟地,却遣灯花一夜生。
鉴赏
这首《客邸独坐成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旅店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深思。首句“疏雨临阶昔昔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滴轻轻敲打台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雨晴忽觉月微明”一句,雨后的月光虽不甚明亮,却也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柔与希望。
“羁人对酒此时叹,之子踏歌何处行”两句,将诗人与远方友人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独自饮酒,感叹时光流逝,而友人或许正踏着歌声,行走在未知的路上。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砌叶未霜辞树晚,阁风因竹入衣轻”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绪。秋叶未被霜染,却已悄然辞别枝头,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而“阁风因竹入衣轻”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轻盈与自由,尽管身处客居,心灵却能随风而动,不受拘束。
最后,“分明寂寞沉吟地,却遣灯花一夜生”两句,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推向高潮。在一片寂静中,诗人沉吟不已,而就在这样的时刻,灯花却意外地绽放,仿佛是命运的偶然安排,为这份孤独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