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田家谱,竹宜醉日栽
新从济南乞,正及此时来。
雨好忽连夜,风轻不动埃。
清音应入户,疏影欲浮苔。
逸士携琴至,幽怀对尔开。
觅竿防稚子,留叶固新醅。
诗向溪边得,人疑淇上回。
成林如可望,甘老白云隈。
鉴赏
此诗《醉日移竹八韵》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诗人移竹的情景与心境,充满了田园诗意和生活情趣。
首句“曾读田家谱,竹宜醉日栽”,诗人回忆起曾经阅读过的农耕书籍,提到竹子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最适合栽种,为全诗定下了一种闲适、自然的基调。
“新从济南乞,正及此时来”两句,透露出诗人移竹的时机恰到好处,似乎是在济南求取竹苗后,正好是适宜栽种的季节,流露出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雨好忽连夜,风轻不动埃”描绘了移竹时的天气状况,雨水滋润,微风不燥,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感。
“清音应入户,疏影欲浮苔”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竹子生长的声音与光影效果,仿佛竹林的清音能直接进入屋内,而竹影则似乎要飘浮在青苔之上,进一步强化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
“逸士携琴至,幽怀对尔开”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闲逸之士,手持琴弦,面对竹林,心灵得到了释放与舒展,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觅竿防稚子,留叶固新醅”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关怀,既要防止孩子破坏新栽的竹子,又要确保家中有新鲜的酒水,显示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照顾。
“诗向溪边得,人疑淇上回”两句,诗人以诗人的身份自居,表示灵感来源于溪边的自然景色,让人联想到古代诗人淇上归来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成林如可望,甘老白云隈”表达了诗人对竹林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竹林能够茁壮成长,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地,自己也愿意在此终老,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移竹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