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石镌唐帖,凭松读楚词
出处:《寄题王次点东岩》
宋 · 赵汝回
生事付妻儿,山居清可知。
自言雪收后,不梦客游时。
洗石镌唐帖,凭松读楚词。
却愁登第去,草没菊花篱。
自言雪收后,不梦客游时。
洗石镌唐帖,凭松读楚词。
却愁登第去,草没菊花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生事:生活的琐事。付:交给。
妻儿:妻子和孩子。
山居:山中的住所。
清可知:清静自在可想而知。
自言:他自己说。
雪收:雪停。
不梦:不曾梦到。
客游:客人来访。
洗石:洗净石头。
镌:刻写。
唐帖:唐代的书法帖。
凭松:靠着松树。
读楚词:阅读楚辞。
却愁:却又担心。
登第:考中功名。
去:离开。
草没:杂草覆盖。
菊花篱:菊花篱笆。
翻译
把生活的琐事都交给妻子和孩子,山居生活清静自在可想而知。他自己说自从雪停之后,就不曾梦到有客人来访的时候。
在洗净的石头上刻写唐代的书法帖,靠着松树阅读楚辞这样的古文。
但他又担心自己将来考中功名离开这里,那时杂草已经长满了菊花篱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回所作的《寄题王次点东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淡泊的向往。首句“生事付妻儿”展现出诗人对家庭的依赖和信任,将生活的重担托付给了妻子和孩子。接下来的“山居清可知”描绘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恬淡。
诗人进一步通过“自言雪收后,不梦客游时”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满足,雪后的山野更显静谧,连梦境中都不再有俗世的打扰。他沉醉于研读古籍,“洗石镌唐帖,凭松读楚词”,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尾联“却愁登第去,草没菊花篱”流露出一丝忧虑,诗人担心自己如果离开这宁静的山居,去追求科举功名,可能会失去这份清雅的生活,甚至可能发现曾经的菊花篱笆已被杂草淹没,象征着田园诗意的消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之间取舍的微妙心境,展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