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全文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

出处:《戊午吟
明 · 高攀龙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
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有阙文。
本在操舟方有舵,本迷乱国为无君。
只翻诚意一错简,涤荡青霄万顷云。

鉴赏

这首诗《戊午吟(其五)》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知本”与“格物”的关系,以及“本”在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首句“格物无端成聚讼”,指出在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争论不休的情况,暗示了人类对真理追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着,“起于知本二言分”进一步阐述了争论的根源在于对“知本”的理解不同,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

“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有阙文”两句,强调了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就等于达到了认知的终点,无需再进行繁琐的“格物”过程。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手法,将“知本”比作达到目标的路径,而“格物”则被比喻为不必要的迂回和努力。

“本在操舟方有舵,本迷乱国为无君”这两句诗,将“本”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形象地说明了“本”的重要性。在航行中,舵是确保方向的关键;同样,在国家治理中,正确的指导思想(“本”)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如同没有君主的国家一样。

最后,“只翻诚意一错简,涤荡青霄万顷云”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通过真诚的努力和改正错误,可以清除阻碍,达到清朗的境界。这里的“诚意”不仅指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错误的勇于改正,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纯净和宇宙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知本”与“格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强调了真诚与努力对于实现理想境界的重要性。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