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出处:《言志寄刘钧秀才》
唐 · 李中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
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
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
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
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
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童稚:孩童时期。亲:亲近。
儒墨:儒家和墨家。
时平:和平时期。
喜:欢喜。
道存:道义存在。
酬身:报答人生。
指:凭借。
书剑:读书和剑术。
赋命:命运。
委:交付。
乾坤:天地。
秋爽:秋天的凉爽。
鼓琴兴:激发弹琴的兴趣。
搜句魂:寻找创作灵感。
同此志:共享同样的志向。
终待:最终等待。
至公论:公正的评价。
翻译
孩童时期亲近儒家和墨家,和平时期对道义充满欢喜。以读书和剑术来报答自己的人生,命运交付于天地之间。
秋天的凉爽激发了弹琴的乐趣,月色清明时寻找创作的灵感。
与你共享同样的志向,期待最终得到公正的评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童年时期对儒家文化的向往和对墨卷、书剑的喜爱,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秋天清爽的气氛中,诗人以琴声激发创作灵感,以月光作为寻找诗句灵魂的背景。最后,“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友人的共同志向,以及期待着未来能够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蕴含深厚的情感和理念,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知识、道德和艺术的高度追求,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寻找支持与认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