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出处:《酬杨休文》
宋 · 罗椅
未交君臂得君诗,一掬清寒已可知。
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
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
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
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交:交付,给予。清寒:形容诗的清新冷峻风格。
榴皮:古代书写材料,可能指用榴木皮制成的纸。
步虚词:道教音乐中的词,比喻高雅的诗篇。
凉生梦:凉意带来梦境,形容梦中的清凉感觉。
梅花香透脾:形容梅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襆被:包裹被子的布或袋子。
不可晚:强调不能错过良宵。
政:正逢,恰巧。
雪来时:指降雪的时刻。
翻译
未曾亲手交给你我的诗,但从这一捧清冷中已能感知你的才情。在墙壁上用石榴皮写下诗句,吟诵出如同松枝上的仙乐般的词章。
躺在床上,看着山间明月,凉意入梦,饥饿时咀嚼着梅花,香气直透心脾。
带着被褥和琴,夜晚不能耽误,因为此时正值江边郊外下雪的时候。
鉴赏
这首宋诗《酬杨休文》是罗椅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杨休文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未交君臂得君诗”,描绘了诗人还未与杨休文深入交往,却已通过他的诗歌感受到了其才情。"一掬清寒已可知",暗示了诗人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深意,仅凭寥寥数语,便能让人领略到其意境。
接下来两句,“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进一步描绘了杨休文的才华横溢,他的诗句如同在粗糙的榴皮上书写,又如在松枝上吟唱,意境高远。"卧看山月凉生梦",诗人想象自己在静夜中聆听友人的诗篇,仿佛山月的清凉也融入了梦境,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饥嚼梅花香透脾",以寒冬中咀嚼梅花的意象,形容对友人诗作的深深品味,不仅口齿留香,更是心灵上的触动。最后一句“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诗人劝诫友人,携带琴书,切勿错过与他共赏雪景的好时光,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相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杨休文的诗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