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出处:《秦淮歌》
清 · 弘历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弘历的《秦淮歌》描绘了秦淮河从古代到清代的历史变迁。诗的前四句追溯了秦始皇东巡时对王气的压制和开凿秦淮河的工程,暗示了秦朝灭亡的讽刺命运。接着,诗人提及秦淮河名称的由来,以及它如何连接建业(南京)至长江。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描述了六朝时期秦淮河畔的繁华景象,如王谢等贵族的府邸和风流人物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秦淮河的变迁也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转变,从六朝的奢靡到隋唐的歌舞升平,再到明清时期的禁欲和淳朴。
最后,诗人以杨吴占据金陵,再到清代的禁伶倡妓,歌楼舞馆的衰败作结,虽然风景不再如昔,但倡导健康朴实的社会风气成为当务之急。整首诗以秦淮河为线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沉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