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全文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出处:《江楼望归
唐 · 白居易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注释

满眼:满目,形容看到的全部景象。
云水色:云和水交织的景色。
月明楼上人:月光明亮照在楼上的人,形容夜晚的静谧。
旅愁:旅行或漂泊中的忧愁。
春入越:春天来到越地,越地古时为东南地区。
乡梦夜归秦:夜晚梦见回到故乡秦地,秦地指陕西一带。
道路通荒服:道路通向荒远偏僻的地方。
荒服:古代指边远地区。
田园隔虏尘:田园被敌人的战火所隔绝。
虏尘:指战争的烽烟,虏指敌人。
悠悠沧海畔:海边广阔无垠的样子。
沧海:指大海。
十载避黄巾:避难已经十年了,黄巾是东汉末年起义军的象征,这里代指战乱。

翻译

满目所见皆是云水的色彩,明亮的月光洒在楼上的行人身上。
旅行的忧愁随着春天进入越地,夜晚的梦境中回到了秦地(家乡)。
路途遥远通向荒僻之地,田园被战乱的烽烟隔离。
在漫长的海岸边,我已躲避战乱十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对故土的深切思念。"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和对故乡的向往。

然而,下两句"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却透露出一丝哀伤与无奈,可能是由于时局动荡,导致家乡路途阻隔。"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长期流离失所的悲凉情绪,其中“十载”指的是长达十年的时间,“避黄巾”暗示着诗人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或动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