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出处:《升山寺》
唐 · 周朴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
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升山:形容山路陡峭。自古:从古代开始。
神功:神奇的力量。
不可猜:难以理解或猜测。
气色:气息,这里指山的自然风貌。
禹穴:大禹时代的遗迹或传说中的洞穴。
峰峦:山峰。
天台:神话中的仙山。
岩边:山岩旁边。
折树:被风吹折的树木。
冲落:冲刷而下。
顶上:山顶。
浮云:飘浮的云彩。
日照:阳光照射。
闽城:福建省的古称。
尘世界:尘土覆盖的人世间。
卷尘埃:卷起尘土。
翻译
自古以来,山路飞升,这神奇的力量难以揣测。尽管气息与大禹时代有所分离,但山峰依然连接着天台的神话。
山岩边的树木被泉水冲刷,山顶上的浮云在阳光下散开。
向南远眺,闽城如尘世画卷,千年万代都在尘埃中翻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升山寺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佛法超然物外、不可捉摸之神功的赞叹。"气色虽然离禹穴"一句中," 禹穴"代指古代圣王大禹治水的遗迹,意在强调升山寺的地理位置非凡,同时也象征着此地文化底蕴深厚。"峰峦犹自接天台"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势连绵、直通云霄的壮观。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山寺中泉水飞流与云彩变幻的自然景象。"南望闽城尘世界"一句则转向远眺,将视野扩大到遥远的地平线上,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观照万千的哲思。
最后,"千秋万古卷尘埃"一句以宏大的时空视角,抒写了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与沧桑,以及升山寺作为文化遗迹的永恒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邃的人文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