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
出处:《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唐 · 李吉甫
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
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
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
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
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
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
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结构:布局。非华宇:非繁华的环境。
登临:登山眺望。
似:如同。
古原:古老的平原。
僻殊:偏远特殊。
萧相宅:萧何的旧居。
芜胜:荒芜而胜出。
邵平园:古代的菜园。
避暑:避热。
依:依靠。
南庑:南边的廊屋。
追凉:寻找清凉。
北轩:北面的窗户。
烟霞霄外:云霞之外。
草露:草丛露珠。
繁:众多。
鹊绕:喜鹊飞舞。
虫吟:虫鸣声。
怀君:怀念你。
欲有赠:想要赠送。
宿昔:过去。
贵忘言:富贵不再,无需多言。
翻译
这里并非繁华之地,登高远望如同古老平原。偏僻得像萧何的旧宅,荒芜却胜过邵平的菜园。
躲避暑热依靠南边的廊屋,寻找清凉则在北面的窗前。
云霞之外宁静安详,草丛露珠在月光下繁多。
喜鹊飞来又惊飞,虫鸣声中思绪不显喧闹。
思念你想要有所馈赠,但过去的富贵早已忘记无需言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开篇"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两句,通过对比宏伟的建筑与远古平坦的原野,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接着"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幽静而不失庄严的居所,这里的"僻殊"形容环境的偏远,而"芜胜"则表现出一种荒凉但又不失雄伟之感。
在接下来的"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夏夜凉爽的享受。"避暑"和"追凉"两个动作,分别发生在南边的庇护处和北边的车厢上,展示了诗人对温度变化的细腻感受,以及对避暑的智慧选择。
随后"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则是夜晚景象的描写。"烟霞"指的是远处山峦间弥漫的云雾,与"霄外"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而"草露"与"月中繁"则勾勒出一个清凉而丰富的夜景。
紧接着"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一段,通过鸟鸣和虫鸣的声音,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即便有"惊"之声,也迅速归于平静,不被外界扰乱。
最后两句"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想要馈赠些什么,但又觉得过去的承诺太过珍贵,不忍心说出口。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温柔和对往事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私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美好愿望。